7月20日,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於7月16日公布了一起虛擬貨幣非法兌換案,該案於今年3月宣判。案件顯示,楊、徐等人經營國內空殼公司帳戶,為不明客戶的海外帳戶提供穩定幣(交易媒介為 Tether),從而實現跨境資金轉移以獲取收入。三年內非法外匯交易金額達65億元人民幣。其中,楊負責招攬客戶並在國外分配外匯資金,徐管理中國17家空殼公司的公共帳戶,平均每日處理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的現金流,分工明確,合作密切。披露的案件內容顯示,2023年底,上海市民陳女士需要向其在海外的女兒匯款。由於我國每人每年50,000美元的外匯額度限制,她聯繫了一家海外「換匯公司」(由上述楊某等人控制的國內空殼公司A)。按照指示,陳女士將人民幣匯入A公司的帳戶,然後她女兒的海外帳戶收到了等值的外匯,「換匯公司」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作為報酬。長期以來,該犯罪團夥以跨境「對敲」的名義,為有外幣和人民幣兌換需求的國內外客戶提供非法兌換服務。[PANews]
7月20日,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於7月16日公布了一起虛擬貨幣非法兌換案,該案於今年3月宣判。案件顯示,楊、徐等人經營國內空殼公司帳戶,為不明客戶的海外帳戶提供穩定幣(交易媒介為 Tether),從而實現跨境資金轉移以獲取收入。三年內非法外匯交易金額達65億元人民幣。其中,楊負責招攬客戶並在國外分配外匯資金,徐管理中國17家空殼公司的公共帳戶,平均每日處理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的現金流,分工明確,合作密切。披露的案件內容顯示,2023年底,上海市民陳女士需要向其在海外的女兒匯款。由於我國每人每年50,000美元的外匯額度限制,她聯繫了一家海外「換匯公司」(由上述楊某等人控制的國內空殼公司A)。按照指示,陳女士將人民幣匯入A公司的帳戶,然後她女兒的海外帳戶收到了等值的外匯,「換匯公司」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作為報酬。長期以來,該犯罪團夥以跨境「對敲」的名義,為有外幣和人民幣兌換需求的國內外客戶提供非法兌換服務。[PANews]